润物细无声泽恩满天下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四年级学习分享(1)

向下

四年级学习分享(1) Empty 四年级学习分享(1)

帖子  ???? 周日 十一月 04, 2012 7:47 pm

如果孩子的心灵被那些伟大高贵的作品浸染并乐在其中,就不会被低俗的娱乐牵制。(《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》)

????
游客


返回页首 向下

四年级学习分享(1) Empty 看到一篇日记所想

帖子  ???? 周三 十一月 28, 2012 9:51 pm

今天看到三年级的一个孩子写的日记,叫做“我的未来”,发现了很特别的东西。吸引我眼球的不是文采的出众,也不是合理的谋篇布局,而是孩子独特的想法,关于未来的两种设想,其一是成功的版本,其二是失败的版本,呵呵,现在,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视野里对未来竟是这样的考虑周详,为了避免失败的版本,所以,现在就得好好的学习。一个特别版的“励志小文”,从这篇日记中发现思维的独特远胜过所有的外在技巧,写作也可以如此的特别,只因为这可爱的孩子是如此的特别!感悟到自己是一个教育“模子”的悲哀,对这种特别的孩子愈发的喜欢!

????
游客


返回页首 向下

四年级学习分享(1) Empty 关于好词的想法

帖子  ???? 周日 十二月 16, 2012 11:18 pm

今天批改学生的作文,发现了很多“好词”,这些词一看就是他们最近的“积累”,但是,看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大部分新用的词都放在其本人的作文中并不合适。这让我想到了“好词好句”的积累。我们总是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,其实,关于好词好句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,不能单独拿出来说哪个是好词好句,是不是好词好句,应该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体会,去感受,去琢磨,在此句中用这个词很合适,恰到好处,它是个好词,用在下一个语言环境中未必就合适了,也就谈不上什么好词了。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有没有道理呢?

????
游客


返回页首 向下

四年级学习分享(1) Empty 学习“家庭能伤人”

帖子  ???? 周四 十二月 20, 2012 6:15 pm

家庭能伤人——丰台新教育家校笔记之四
家庭能伤人
——丰台新教育家校笔记之四


文/魏智渊


虽然会有一些波折,但丰台新教育小学的家长们,一直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一支力量。从某种意义上,他们所做的工作,已经超出了学校的期望。从家长那里,我接受到了太多关于学校的正面信息,一直到了令我不安的程度。因为我觉得一所新学校,不应该得到过多的肯定,毕竟行政与教师,都还不够成熟。所以相反,应该更多的被指出问题,只有聚焦问题,才是学校的持久改进之道。
而对学校来说,聚焦孩子,是一切工作的中心。
毫无疑问,这所学校的孩子们热爱学校,以至于不少孩子周末时,期待着星期一早点到来。
但是,在这些笑脸背后,在这些明亮背后,我常常能够觉察到一些儿童生命中的阴影,或者说划痕,我知道,这才是学校面临的挑战(知识上的挑战尚在其次)。但是,要应对这样的挑战,家庭是甚至比学校更为重要的力量。


1



有些孩子,经常会在突然间爆发。
有一个女生,和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,不小心被碰了一下,立即轮起衣服,狠狠地朝同学打过去……当然衣服打在同学身上,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。我立即出面制止,被打的同学反而解释说,老师没事,她就是这样,我们班男生女生差不多快被她打遍了。
令我难以忘怀的,是这个女生在被碰时的最初反应,以及被我制止时的反应。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,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东西,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,以及神经质的反应。一旦恢复常态,她就变得又比较自如,是一个正常孩子了。
另一个班的另一个女生,开学前两个月,给人的感觉特别优秀(学前教育的结果),但很快,就会发现她并没有显示出来的那样优秀,反而带着一些虚张声势。例如,她上课并不专心,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有几次,她指挥小组排队,对同学很严厉,我从她的眼神中,同样看出令我不安的东西,一种怨怒,一种过激的情绪。据说,她也有一定的暴力倾向。
第三个有暴力倾向的是男生,他几乎是全校瞩目的核心,而且本身又是身体型的,特别好动特别活跃,是属于“不走寻常路”的那种孩子。不断地滋事,会造成一种错觉:这孩子是个领袖,他具有号召力。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,会发现这一切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是假相。因为你经常能够在他的身上观察到一种很深的不信任感与防御心态,他总是唯恐丧失关注和爱,又惧怕别人的亲近,仿佛这亲近也只是一个圈套……
这只是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的例子,还没列举那些自闭的孩子,自卑的孩子,以及其他种种受到过伤害的孩子。


2



我们常常会说,儿童是明媚的,纯净的,真挚的。
但作为教育者以及家长则必须明白,儿童并不是无知的,他们同时是最缺乏防御能力的人,是最容易被伤害的人。而越是最初,越能够伤害他们且伤得最深的人,就是他们最信任的人,首先是父母,其次是老师。
很多儿童,——真实数量多得吓人,带着很深的伤痕来到学校。父母之间的关系,父母本身的性格,父母与老人甚至与周围人的关系,父母对孩子的态度……这一切统统可能是伤害之源。
一个孩子做出了很不好的行为,老师指出来了,孩子说:“在家里,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。”
甚至很少有父母意识到自己的伤害孩子。以上述三个孩子为例,他们对世界的不信任感,是父母送给他们的不幸的礼物。这种反应模式,如果不及时矫正,将终生伤害到他们。对女孩子的伤害尤甚:她们有可能因此丧失或部分地丧失爱的能力,或将爱理解为一种交换或保证,她们有可能重复父母的悲剧。
最可怕的,是这份不幸的礼物,是无意识中传递给孩子的。而孩子的一切反应,包括防御,都是无意识的,本能性的。如果没有漫长岁月的矫正,这种反应模式将持续终生。孩子今天在班级里不受同学欢迎,人际关系不好,那么在未来,他们同样不会受人欢迎,同样会人际关系不好,他们将有可能始终生活在不安全感中。
家庭能伤人,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,意识到了吗?
如果在一所普通的学校里,这些孩子的问题,或者被忽视,或者被歧视,例如被打上某种标签,总之,分数将埋葬一切,孩子的潜意识层面的防御与反抗会被强化,最终,孩子很难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。


3



那些对别人挥舞拳头的孩子,经常是孱弱的,不幸的,尽管身体貌似强大。
每一个不幸的孩子背后,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,或者是一个破碎的家庭。这些家庭,往往也并不信任世界,或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。
基于某种无知,有些父母爱孩子,但却不知道怎么保护孩子。他们往往在身体上过度保护孩子,孩子与孩子发生冲突,父母不是让孩子练习如何处理,而是惟恐孩子吃亏,为此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教导甚至亲自参与。
在这里,数量庞大的离异家庭尤其特殊。
离婚必然伤害孩子吗?不是。我教过的许许多多的孩子中,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,无论是品格还是学业,都非常好,待人也非常谦逊文雅,我跟她有过许多的随笔交流,也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。跟她母亲也一直保持着联系,彼此非常尊重对方。然而到了很久之后,我才知道她父母离异,这个女孩最后考入了非常好的一所名牌大学。
离婚可以不伤害孩子(比想离婚又不离婚更不容易伤害孩子),取决于成人的成熟程度。在这中间,最愚蠢的行为,莫过于父母的相互诋毁(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不过是说出了真相),就像在家校关系中,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家长和老师互相不维护对方一样。因为这将在儿童心目中栽种不信任的种子,而一切儿童期的不信任,都是儿童不幸的源泉。
可悲的是,越是问题孩子的家长,越意识不到信任的深刻含义。因为这些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,这世界本来就不值得信任,别人本来就不值得信任,我教孩子信任,这不是很傻吗?尤其是被社会或自己的经历已经塑造了的家长,很难真正地明白,孩子对世界缺乏信任感,正是未来可能的神经质的来源。
如果对房子不信任,你晚上能睡得着觉吗?(杞人忧天)
如果对家庭不信任,你能有温暖的感觉吗?
如果对异性不信任,你能拥有真正的爱情吗?
……
毫无疑问,这世界充满了危险,人性中充满了卑劣。但是,一个孩子抵御危险和卑劣的真正力量,恰恰来源于幼年时的安全感,以及
对美好的信任。那些健康的,勇于面对各种挑战,包括人性挑战的,恰恰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是在信任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。家长们,你们意识到了吗?
为什么新教育小学要以爱与信任为基础,而不以冷冰冰的分数为基础(只视之为必然经历的道路)?因为真正人的教育,是以孩子终生幸福为核心的。
家庭能伤人,学校能伤人,父母能伤人,老师能伤人。所有伤害的对象,都可能是孩子,是一个个鲜活的,还对一切伤害缺乏抵御能力的幼小的生命。
所以,老师们与新教育一起成长,家长们,也应该与新教育一起成长。我觉得,这不但能够防止儿童的不幸,或许某一天,也能改变一些受到过伤害的家长对世界,对人性的看法,从而让自己也变得更为美好。
毕竟,什么叫世界,从某种角度讲,它无非是我们内心的投影罢了。
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晨

????
游客
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